成都市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中心 | 召开2025年度第一次专家工作会暨分中心质控工作交流会
为进一步深化超声医学质控体系建设,推动超声医学高质量发展,2025年4月25日,成都市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中心召开了“2025年度第一次专家工作会暨分中心质控工作交流会”。会议围绕超声医学质控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展开研讨,明确年度工作方向,强化多级协同机制,为提升全市超声医学诊疗质量与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分中心年度总结与计划···
会上,金牛区、金堂县、锦江区、武侯区、双流区超声质控分中心业务主任依次汇报2024年工作及2025年工作计划,重点涵盖质控指标落实、业务培训和指导等方面。各分中心均表示将结合区域特点,深化超声医学诊疗质量专项提升行动。
···市质控中心工作部署 ···
市质控中心业务主任胡丽蓉系统总结2024年全市超声医学质控工作成效与挑战,并部署2025年核心任务:
1.“小切口”指标提升:乳腺病变BI-RADS分类率提高2%-3%;卵巢-附件病变(O-RADS)分类率目标动态调整;强化危急值报告规范化管理。
2.实施路径:按月推进各项质控工作计划,结合基线调研、专项培训、现场指导及效果评价四阶段闭环管理。
在审定环节,专家们秉持专业精神,各抒己见,从超声医学质量控制的专业角度出发,针对2025年本中心业务指导实施方案及配套文件进行了深入讨论,并积极提出具有建设性的修改意见。最后审议通过了《成都市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业务指导分中心现场评价细则(2025版)》《成都市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业务指导医疗机构现场评价细则(2025版)》及《成都市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管理细则》。
随后,各分中心主任围绕质控工作展开讨论,形成以下共识:
1.资源整合与协同机制:探索“中心-分中心-医疗机构”三级联动,优化业务培训与质控督导模式;建立跨区域协作平台,共享典型案例与解决方案。
2. 难点突破:针对某医院提出的“床旁超声工作量大、质控难”问题,会议建议:制定标准化操作指南,规范声像图留存和报告要求;加强与相关临床/职能部门沟通,切实提高超声诊疗服务能力。
最后,市质控中心业务主任胡丽蓉总结强调,2025年将以“小切口、深突破”为导向,聚焦关键指标,完善质控闭环; 强化规范化、同质化及信息化建设,推动超声医学在疾病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及康复中的核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