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节特辑:住培医师的坚守与成长
在医师节这个充满敬意与温情的日子里,我们聚焦医疗队伍中最富朝气的一群人——住培医师。他们既是医学生向临床医师转变的见证者,更是医疗事业薪火相传的接力者。在本次医师节“优秀住培医师”评选中,多名优秀住培医师脱颖而出。让我们循着他们的足迹,聆听三段关于“坚守与蜕变”的故事。
1.吴义——轮转淬炼,赋能成长
吴义把三年规培比作“被精心设计的长跑”。ICU深夜的警报让她直面生死时速;内科晨间查房帮她把零散知识织成诊疗逻辑;定期的病例讨论则教会她“忘掉死记硬背,去追问为什么”。第一次独立汇报病历时,老师轻声一句“你已经站在前排了”,让她明白:规培不是冰冷流程,而是一双托举的手——托住不安,也托举成长。如今,她能在交班时自信地说“这个患者我来跟”,完成了从“躲在老师身后”到“敢站前排发光发热”的蜕变。
2. 张登锋——显微求真,砥砺前行
他的培训日常是“病房—实验室—宿舍”三点一线的循环。临床忙碌后,他继续扎进实验室;结果的不确定性几度令他身心俱疲。谈及坚持,他说:“真正支撑我的不是宏大理想,而是那些顿悟瞬间——第一次在裂隙灯下清晰区分核型白内障与皮质型白内障,就像黑暗走廊尽头亮起的一盏灯,驱散疲惫,照亮前路。”
3.付如玉--仁心劝慰,恪守医德
内科规培第三年,付如玉已能独立处理复杂病例,却最自豪于“有温度”的行医方式。一位糖尿病奶奶想既不忌口也不用药就降血糖,她与导师耐心沟通,最终说服患者接受科学方案。那一刻,她体会到:技术之外,更需以患者为中心、以医德为底线。面对误解,她凭“救死扶伤”的使命感坚持下来。
医学的传承,从来不是简单的技术交接,而是一场关于热爱、信念与人性的接力。住培医师们用三年的昼夜,把“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翻译成一句句温暖的医嘱、一次次深夜的坚守、一场场与患者的握手。
我们向所有住培医师致敬——
愿你眼中有光,手中有术,心中有爱;
愿你带着今天的青涩,长成明天患者最信赖的模样。
2025年优秀住培医师——
“淡竹生”称号名单(含中医、西医)
姓名 | 年级 |
高鸿锦 | 2023 |
张登锋 | 2023 |
黄健莉 | 2023 |
吕艳荣 | 2023 |
赵丽 | 2023 |
杨雪 | 2023 |
张全怡 | 2023 |
吴义 | 2023 |
叶秋思 | 2023 |
易文婷 | 2023 |
高婷 | 2023 |
曾智宇 | 2023 |
袁珍桢 | 2023 |
文志 | 2023 |
陈苏雅 | 2023 |
魏涛 | 2023 |
申佳宁 | 2023 |
廖晓滢 | 2023 |
霍佳萌 | 2023 |
黄雅珍 | 2023 |
李思璇 | 2024 |
徐浩群 | 2024 |
孟克浩 | 2024 |
李梦杰 | 2023 |
王宇 | 2023 |
牟燕 | 2023 |
雷秋慧 | 2023 |
张葛庆 | 2024 |
付如玉 | 2024 |
吴凌峰 | 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