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

儿童疫苗接种知多少

2025-04-08


一、疫苗是什么?为什么重要?

疫苗是科学家通过灭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或其部分成分制成的生物制剂。接种后,人体免疫系统会“记住”这些病原体特征,当未来遇到真正的病原体时,能快速识别并消灭它们,从而预防疾病。  

疫苗的意义:

个体保护:降低儿童感染传染病的风险,避免严重并发症(如脊髓灰质炎导致瘫痪、麻疹引发脑炎)。  

群体免疫:当足够多的人接种疫苗后,可阻断疾病传播链,保护无法接种疫苗的弱势群体(如新生儿、免疫缺陷者)。  

二、儿童需要接种哪些疫苗?


2. 非免疫规划疫苗(自费,推荐补充)  

手足口疫苗(EV71型):预防重症手足口病  

流感疫苗:每年秋季接种,降低流感并发症风险  

水痘疫苗:预防水痘及带状疱疹  

肺炎球菌疫苗:减少肺炎、中耳炎等感染  

三、疫苗安全吗?常见问题解答

Q1:疫苗会让孩子“生病”吗?**  

疫苗中的病原体已失去致病力或仅保留部分成分,可能引起轻微反应(如低热、注射部位红肿),这是免疫系统正常工作的表现,通常1-2天自行缓解。  

Q2:过敏体质能接种疫苗吗?

需提前告知医生过敏史。对疫苗成分(如鸡蛋、抗生素)严重过敏者需谨慎,但大多数儿童可安全接种。  

Q3:错过接种时间怎么办?  

遵循“缺几针补几针,无需重新开始”原则,及时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补种。  

Q4:哪些情况不能接种?

我国《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1年版)》规定,常见疾病不作为疫苗接种禁忌,如生理性和母乳性黄疸、单纯性热性惊厥史、癫痫控制处于稳定期、病情稳定的脑疾病、肝脏疾病、常见先天性疾病和先天性感染。对于其他特殊健康状况儿童,如无明确证据表明接种疫苗存在安全风险,原则上可按照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

四、接种前、中、后注意事项

1. 接种前:  

  确认孩子健康状况(发热、急性疾病期暂缓接种)  

  携带《预防接种证》,告知医生过敏史和用药情况  

2. 接种时:  

  -安抚孩子情绪,避免剧烈挣扎  

3. 接种后:  

  留观30分钟,监测是否出现严重过敏反应  

  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注射部位清洁  

  若出现发热(>38.5℃)、持续哭闹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五、关于疫苗犹豫:科学应对谣言

谣言1:“疫苗会导致自闭症。”  

真相:对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的误解 — 对麻疹-腮腺炎-风疹(measles-mumps-rubella, MMR)联合疫苗的主要顾虑是有人认为其可引发自闭症(ASD),但这并无事实根据。这种担心可追溯到一项1998年的研究,其声称MMR联合疫苗破坏了12例儿童的肠道内衬,使脑病蛋白质进入血流和脑部,从而引发ASD。该篇论文于2010年从公共记录中撤回,并于2011年被曝光为虚假内容,全球大量研究证实疫苗与自闭症无关。  

谣言2“自然感染比接种疫苗更好。”  

真相:自然感染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未接种疫苗的儿童获得疫苗可预防疾病的风险高于接种了疫苗的同龄人。观察性研究和数学模型显示,水痘风险增至约9倍,麻疹风险增至高达35倍,百日咳风险增至6-28倍。

六、家长行动指南

1. 定期查看《预防接种证》,按计划接种  

2. 关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接种通知  

3. 通过官方渠道(如“健康中国”公众号)获取信息,不信谣不传谣  

科学接种疫苗,是父母送给孩子最珍贵的健康礼物。

(本文参考国家卫健委《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说明》编写)


儿科  倪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