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讲座

手术室里,病人为啥不能戴金属饰品?这些风险你必须知道

2025-08-30

当患者被推进手术室前,护士总会反复提醒:请摘下身上所有金属物品,包括项链、耳环、戒指、手表、皮带扣,甚至带金属扣的内衣也要换掉。很多人可能会疑惑:不过是小小的金属饰品,为啥在手术室里就成了禁忌?其实,这背后藏着对患者安全至关重要的医学原理,每一条规定都在规避可能危及生命的风险。

一、最核心风险:与电外科设备 “水火不容”

手术室最常用的电外科设备。它的工作原理是让电流从电极板流入人体,再通过手术电极流出,形成一个闭合回路,而金属物品,恰恰会打破这个安全回路,引发两大危险。

1. 金属导热:瞬间造成 “隐形烫伤”

金属是热的良导体,,电流会在金属内部高度集中,导致金属瞬间升温。比如手指上的戒指,可能在几秒钟内温度飙升到 100℃以上,手术结束后,往往会发现戒指下方的皮肤已经被烫伤,严重时还会造成深度灼伤,增加术后感染风险。

更危险的是 “体内金属”,比如部分患者植入的金属假牙、金属内固定板(骨折手术后未取出的)。如果电刀靠近这些体内金属,电流会通过金属传导到周围组织,可能导致局部组织碳化,导致口腔黏膜严重烧伤。

2. 电流分流:引发 “意外电损伤”

电外科设备的电流需要通过专用电极板(通常贴在患者大腿、背部等大面积皮肤处)安全回流,电极板的设计能让电流均匀分布在皮肤表面,避免局部过热。但如果患者身上有金属物品,金属会成为 “捷径”,让电流绕过电极板,直接通过金属流向身体其他部位。

这种 “电流分流” 可能导致两种严重后果:一是电流经过心脏时,可能引发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尤其对安装了心脏起搏器的患者,金属会干扰起搏器工作,风险更高);二是电流在皮肤与金属接触的部位集中,会造成 “电烧伤”,这种烧伤往往比普通烫伤更深,恢复难度更大。

二、影响医疗设备精度:延误诊断与治疗

除了电外科设备,手术室里还有很多精密仪器,比如核磁共振(MRI)、CT、监护仪等,这些设备的工作原理都与 “磁场” 或 “电流信号” 相关,而金属物品会对它们产生强烈干扰,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治疗的安全性。

1. 干扰影像学检查:掩盖病情真相

如果手术中需要进行 MRI 或 CT 检查(比如判断肿瘤边界、确认出血位置),金属物品会在影像上形成 “伪影”—— 也就是一片模糊的阴影,掩盖周围的组织细节。比如患者戴着金属项链,项链的伪影可能会遮挡肺部、颈部的病变,导致医生无法准确判断病情,进而影响手术方案的制定。

更严重的是,MRI 设备具有强磁性,会对金属物品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如果患者身上有金属假牙、金属内固定钉,这些金属会在磁场中 “移位”,可能刺破血管、损伤内脏;即使是小小的金属耳环,也可能被磁场吸飞,像 “子弹” 一样撞击设备或人员,造成安全事故。

2. 干扰生命监护:误判患者状态

比如患者戴着金属手表,手表的金属外壳会与电极片形成 “电流干扰”,让心率显示忽高忽低,医生可能会误以为患者心率异常,进而采取不必要的用药或治疗措施;反之,如果金属干扰导致血氧饱和度显示偏低(实际正常),医生可能会延误对真正缺氧的判断,错过最佳处理时机。

三、其他潜在风险:容易被忽视的细节

1. 金属物品脱落:成为 “手术异物”

手术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因为体位变化(比如从平卧位转为侧卧位)或医生操作时的触碰,导致身上的金属物品脱落。比如戒指可能滑落到手术台的缝隙里,耳环可能掉在无菌手术布上 —— 如果这些金属物品没有被及时发现,可能会在手术中被 “带入” 患者体内(比如缝合伤口时不小心将金属碎屑缝入),成为 “手术异物”。

手术异物不仅会引发术后感染,还可能需要再次手术取出,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据统计,全球每年都有因金属饰品脱落导致的 “手术异物” 案例,其中戒指、耳环是最常见的 “罪魁祸首”。

2. 影响手术操作:阻碍医生操作空间

部分金属物品会占用手术操作空间,影响医生的操作效率和准确性。比如患者戴着金属皮带扣,在进行腹部手术时,皮带扣会顶住手术布,导致手术区域暴露不充分;再比如患者戴着金属手镯,在进行上肢手术时,手镯会阻碍医生的手臂活动,可能影响手术切口的精准度。

此外,金属物品还可能勾住手术器械或无菌布单,导致无菌布单移位,破坏手术区域的 “无菌环境”—— 手术室的无菌环境是防止术后感染的关键,一旦被破坏,细菌可能进入伤口,引发化脓、败血症等严重感染。

四、术前准备小贴士:这些 “金属” 一定要提前摘下

饰品类:项链、耳环、戒指、手镯、脚链、耳钉、鼻钉、舌钉等(即使是 “隐形” 的假牙、种植牙,也要提前告知医生);

穿戴类:带金属扣的内衣、金属拉链的裤子、金属搭扣的鞋子、含有金属丝的袜子(部分保暖袜会添加金属丝,需提前确认);

随身物品:手表、手机(含金属外壳)、钥匙、硬币、打火机、皮带(金属扣部分);

体内金属:心脏起搏器、金属内固定板、人工耳蜗、金属避孕环等(这些需要提前与医生沟通,评估手术风险)。

手术室里禁止戴金属,不是 “小题大做”,而是基于无数临床经验总结出的 “安全准则”。每一件小小的金属物品,都可能在手术中成为 “隐患”,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手术效果。这不是一个繁琐的规定,而是一条用无数教训换来的,保护您生命安全的重要底线。因此,在术前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彻底摘下身上的金属物品,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 毕竟,在 “安全” 面前,没有任何细节可以忽视。

麻醉手术中心  :李少娟